來到尼加拉瓜已經有四個月了,除了學西文之外,也做了些小旅行。
  而旅行的過程中也認識了不少的外國朋友,無論是結伴同行或是打個招呼後
  就分道揚鑣各走各的。在這樣的認識人的場合中總免不了要介紹一下自已的國家。

  我是許多人在拉美少數認識的亞洲朋友,更往往是他們第一個遇到來自台灣的人。
  被誤認為中國或是日本人也就算了,居然還有人問我是不是韓國人,可怒也!
   
  除了少數的人知道台灣在哪外,許多人根本分不清台灣和泰國的差別,
  當然更別提中國與台灣這兩者多年來模糊不清的政治情勢了。
  總之,在介紹台灣之前,我往往會先介紹在台灣東南方的美麗小島--蘭嶼。

  這些年來,凡是出門旅行我總習慣戴條頭巾。
  除了防曬、防風外,還是懶得整理頭髮的懶人最好的選擇。
  絕絕對對不是為了掩蓋那日漸稀少有如賽亞人達爾般的髮型。
   
  總之,在我的頭巾中有一條是購自蘭嶼小荳,上頭繪上了一條美麗的飛魚。
  我總在要解說蘭嶼是先解開頭巾讓大家看一下什麼是飛魚。

 

  每年的三到六月是蘭嶼特有的飛魚祭典,在這個時期飛魚會迴遊至蘭嶼。
  這時搭船來到蘭嶼的船程不時會看到飛魚竄出水面飛翔在空中。
  運氣好一點,還會看到海豚追逐著飛魚群,一群飛魚在海面上飛翔的景色。
  曾經有蘭嶼人告訴我在日落時分看到一群飛魚在海面上彈跳著,
  就著那橘黃色的落日餘輝,說有多美就有多美。
   
  當那群老外正在幻想著飛魚飛起來的時候,就拋個問題給他們。
   
  "你們知道,這麼漂亮的魚,在台灣是拿來幹嘛的?"
   
  "宰來吃掉!" 這時就會聽到一陣惋惜聲"oh~~no"
   
  然後就可以再講第二個神話故事,為什麼蘭嶼人要抓飛魚呢?
   
  傳說古早時代蘭嶼發生了好幾次的飢荒,餓死了許多人。
  於是有神明託夢告訴蘭嶼人可以在每年3~6月的時間來補捉飛魚,
  於這段期間所抓到的飛魚可以醃製、保存,以供其他時間食用。
  從此蘭嶼再也沒有發生過飢荒,因此蘭嶼人非常非常愛戴及感謝飛魚。
   
  其實這樣的傳說是一種與自然共存的教育方式。
  在飛魚祭的時候除了飛魚以外的近海漁種是禁止捕捉的。

  其原因也只是因為海洋民族以魚為生,在沒有飛魚的時候捉近海的魚類。
  而飛魚來的時候就抓飛魚,讓近海的魚種得以重新覆育,生生不息。
  當然傳統飛魚捕捉的方式要乘小船、以燈飛誘捕,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。
   
  所以飛魚是上帝的恩賜,也是讓物種平衡、共存的關鍵。
   
  講完飛魚的故事後,大概外國人就能了解台灣與蘭嶼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國。
  然後再乘機告訴他們台灣與中國人的不同,台灣有獨立的政府與司法,
  人民有自已權利選擇地方首長,與中國是截然不同的政權。
   
  只是長久歷史的變遷,同文同種的台灣與大陸已經是兩個不同的國家。
  就像中美、南美眾多國家,使用的都是西班牙文,但是都各自有獨立的主權。
   
  通常說到這邊他們對於台灣與中國的不同都有簡單的認識,
  然後再稍加恐嚇一下"所以要叫我台灣人,叫我中國人我會翻臉的":p
  於是所有的外國人都會很nice的記住我來自台灣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b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